当传统大宗商品产业遇上数字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陕煤,答案逐渐清晰。
走进运销集团秦岭数字公司的业务场景,智能调度、大宗交易、智慧物流、数字金融等一系列数字化项目,构建起全新的产业生态;“秦岭云商”平台不断升级,加速向“技术+服务+生态”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平台转变……秦岭数字公司以创新为笔,以数字为墨,描绘着大宗商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崭新画卷。
智能调度系统重构物流生态
“现在发货方便多了,通过‘秦岭云商’平台的智能调度系统,货车排队时间大幅缩短,运输效率高了不少!”一位长期与秦岭数字公司合作的司机感慨道。
该公司的“秦岭云商”智能调度系统,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派单、排队、提煤、运输、交货等物流全流程的实时在线展示、监控和管理。
目前,该系统已在陕煤集团多个主力矿井成功部署,为矿井打造了行业先进的数字化智能调度方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公路物流无人值守体系。过去,各矿区货车长途排队时长常常需要2-3天,如今已缩短至3-4小时,未来随着系统升级,有望进一步缩短至1小时以内,每车每趟能节约燃油成本超100元。
同时,拉运车辆与货源实现精准匹配,司机无需再花钱找活,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截至2025年2月底,该系统累计派单超997万次,配送量达2.45亿吨,发现车辆异常定位11万余次、套牌预警1.1万余次,禁用虚假车辆信息超2.95万条。
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闭环
“秦岭数字公司的成立,旨在打造一个以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这是我们布局战略性新兴业务的关键一环,对助力煤炭运销数字化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运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秦岭云商”平台支持电脑网页端、电脑客户端、移动应用端,覆盖供应商、采购商、承运商、司机端、运营端等5类使用主体,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销售采购、合同签订、物流配送、结算支付、便捷融资等所有业务,彻底改变了传统煤炭购销模式。当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翅膀,一个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大宗商品流通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2024年,该平台年结算额已超600亿元,入驻用户超14万人,日均活跃数量8000余人,归集十大应用场景数据,实现4项数据资产入表,并入选人民网《数造新实体—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案例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纵观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转型,体制机制的创新往往成为破局关键。作为陕煤运销集团携手京东、开源证券等头部企业共同组建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秦岭数字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坚持以市场化运营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截至2月底,该公司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3.7%,90后占71%,近一半来自互联网大厂和各行业头部企业。不同专业、学历和从业背景的人才汇聚,带来了多元的思维方式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引入先进的用户体验设计理念,与煤炭行业出身的员工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活力,使“秦岭云商”平台在功能设计上既符合行业需求,又具备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我们将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技术驱动+场景创新+生态协同’的发展模式,在数字化浪潮中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大宗商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力量。”秦岭数字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晨辉表示。当前,大宗商品由传统线下供应链模式向全产业数字化生态转型趋势已经形成股票融资哪家好平台,秦岭数字公司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大宗商品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未来,该公司还将在社会资源聚合、车后市场、数据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打造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张宇航)